#小众
#自助游
#自然奇观
#美食
#人文游

前言

旅行,或者有见怪不怪的宠辱不惊,或者有预料之外的惊喜。来黑龙江一座不大知名的小城绥芬河,却给了我好多惊喜,让旅途生动而难忘……
绥芬河旅行

关于我

旅行自媒体,多平台自媒体人。
微博:@旅行啦文龙
器材:佳能5D2 16-35 f2.8 ,85 f1.8;索尼a7 50 f1.8; 无人机 大疆 御 air .
后期:lightroom,Final Cut Pro
网海茫茫,你能看到,我很感动,也谢谢你关注我!

行前准备

【基础】:
1.身份证、护照、现金
【电子设备】:
1.相机充电器 (单反、微单、小飞机)
2.手机充电器(转换插座)
3.移动电源(数据线)
4.读卡器/备用卡/备用电池
5.耳机
6.多功能插座
7.理光数据线
【生活用品】:
1.便携包
2.纸抽
3.雨具(夏);口罩、手套
4.腰带
5.保温杯
6.护肤品、防晒(夏)
【精神世界】:
1.缓存歌曲
2.书-《远方的鼓声》

行程

Day1:
沈阳站-—绥芬河站
马克西姆俄餐厅
天长山宾馆
Day2:
国门景区
辛巴赫啤酒品鉴馆
嘎丽娅纪念馆
Day3:
和平纪念馆
露西斯列巴坊
中东铁路
Day4:
返程

第1天

马克西姆

到边境城市旅行,有着其它城市不能拥有的特色,会有浓浓的异域风情,不出国门能感受到国外的感受,这是一般城市旅游不能体会,可能也是我们现在出门旅游想要追求的,因为现在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旅游越来越深入人们生活,大众化了,走得多了,可能要打动自己的难度就更大了,所以我们到一些打动自己的城市会大大增添自己旅游出行的乐趣,绥芬河就是这样一座边境山城。
绥芬河隶属于黑龙江的牡丹江市,在1992年,绥芬河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边境开放城市。从那以后,不仅中国许多有经商头脑的生意人来到绥芬河,更有许多俄罗斯的淘金者涌入这里,为促进经济这里也有了相应的政策扶持,比如这里卢布可以自由流通,然后这里许多俄罗斯元素也变得多了起来,也变得地道起来。我们来的第一天就到了当地很有名的俄餐厅马克西姆餐厅。
我们从高铁站出来,坐车直接奔这家传说中,当地最正宗的俄式餐厅,餐厅所在的餐厅也是当地俄罗斯人最集中的地方,而且满街牌匾都是俄文,当时吃饭的空隙我还特地出来拍了几张照片,到这里第一眼看到这些,正是恍若国外。我们到餐厅天色已黑,整个餐厅满满的俄式氛围,还配合当时的时间节点进行了节日装饰,当然更触动你的是在这里就餐的多是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
在马克西姆俄餐厅,这里的俄餐的食材都是从俄罗斯运过来的,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优势,而且通关很便利,虽然有国界但是地理上就像国内城市之间的感觉,这里的大餐由俄罗斯厨师烹饪,苏巴汤、酸黄瓜、大列巴面包加黄油,土豆泥、熏肉、鱼籽、红肠,都是俄罗斯的特色食品。
在正宗的俄罗斯餐里,有带表性的就是红菜汤,我这个不太喜欢吃酸味的人,喝着都那么舒畅,色泽油红光亮,浓而不腻,味道酸甜适度,汤汁喝起来特别爽口。但另一道著名的酸黄瓜我就不大适应了,又酸又辣又咸,想必一定是开胃,但我只能做为品尝,还不太习惯享受这俄罗斯人吃饭喝酒的必备的小菜。
这里不仅是俄罗斯人来就餐的多,而且这里的服务人员也好多俄罗斯人,做俄餐主厨的师傅自然是俄罗斯人,这样才能做出地道的俄餐,也是这里吸引那么多俄罗斯人来就餐的原因,她们在这里能品尝到地道的家乡味道。而且可以看出在这里她们相处的特别融洽,当我们一行没见过世面的人,想要拍拍俄籍服务人员时,她们都会热情友好地配合。
吃的是这样,饮品当然也和食物一样正宗,哪怕在哈尔滨可能许多俄式饮品由可能是国内按照俄式口味加工,但在这里都直接从俄罗斯过关进口过来,味道会更加的正宗,喝酒的小伙伴不错过品尝正式俄式啤酒,不喝酒的也必然要来一瓶正宗的格瓦斯。
初来绥芬河的那个晚上感觉很奇特,那么浓浓的俄罗斯氛围,而且吃到更加正宗的俄餐,虽然有个别食物可能吃不惯,但是体验很完美。

绥芬河天长山宾馆

这次绥芬河旅行,住的地方还是蛮特别的,在绥芬河的辖区有两座山隔着北大河东西相峙,就是天长山和地久山,这都是当年日本人起的,合起来天长地久,可见日本人当年的野心,在天长山脚下天长湖畔,有一个很别致的宾馆,天长山宾馆。
天长山宾馆全是木质结构,采用林区居民特别的建筑工艺,整个建筑用木材但没有铁钉之类的。
我们入住天长山宾馆,也是通过同行的小伙伴,认识的当地的朋友,才选择了这么一个特别的住处,住在大自然的深处,真是世外桃园。
我们一行多人,给我们优惠安排了一栋小别墅,因为一般的游客也不大能知道这里,所以给了我们最高的关照,我们几个人一人一间房,没有别人可以打扰,所以我们也就心情的嗨。房间里除了建筑是木质,床和柜子也全是木质。
我选 的那间最酷的是卫生间,都有一个小的房间大,而且沐浴室还是那种蛮高级的能喷出按摩水注的沐浴器。
其实对于我们七八个人住了这样一栋别墅有点浪费,整个二楼的空间我们都没有利用上,我们睡觉前到楼上一看还有一个厅,摆着沙发。
在二楼还有一到二间的卧室,我们几个人就是完全浪费了。
而且在一楼进门的大堂上面挑空,一个漂亮的吊灯,非常气派。
第二天一早,窗外还是比较冷的,我匆匆地放了小飞机,但又担心太冷,只是拍了几张,但还是能看到北方的壮美,湖里结冰远处是连绵的山。总之这次住的体验是格外有逼格。

绥芬河的街

在东北有一个边境城市绥芬河,接壤俄罗斯的海参崴,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吃的第一餐是俄餐,吃饭的间隙,我走在街上,看到满街的俄文牌匾,我恍惚以为这里不是国内,是到了国外,街上牌匾是以俄文为主,个别牌匾上可以看到小的中文字。
第二天我们在绥芬河游走的时候,又特地到了这条街看看,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们这个区域是绥芬河的通天街山城路,这里是俄罗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白天我们来到这里时,果然看到三三两两的俄罗人经过,当天几乎是当地最冷的一天,我们没能在街上停留太久,想必如果平时会在这里看到更多的俄罗斯友人,更恍惚在国外的感觉。
除了视觉上给我的冲击,这里还有许多有意思让我意外的地方。绥芬河这座东北的边境城市,是一个可以花卢布的城市,是中国唯一一个人民币与卢布可以同时使用的城市,买东西时既可以用人民币也可以用卢布结算。2013年,国务院批准绥芬河为全国首个卢布使用试点市。
这里是中国俄罗斯人最多的中国城市,在大街上随处可见金发碧眼大长腿的俄罗斯俊男美女。在这里聊绥芬河这座城市时,总是有太多让我看到挺不可思议,觉得很奇妙的,这或许就是边境城市的特点,是其它城市里所感受不到的。
比如这个城市俄罗斯人是可以自由出入的不需要签证,但仅限于在中国的绥芬河辖区内,离开绥芬河不适用这个规定。当然中国公民从这里过境到绥纷河也是落地签,这也是中俄两国共同达成的协议。
在绥芬河,你能更加感受到边境城市的优势,还有在俄罗斯文化方面的正宗,比较俄餐,可能在哈尔滨等城市也会吃到,包括一些俄式的食品、饮品,但在这里与俄国连接着的地方,所有的东西更加正宗,很有可能昨天或者今天从俄罗斯过来的,俄餐厅里吃的肉和肠,啤酒和格瓦斯,都是正宗俄罗斯生产,而不是国内加工。这里大街上随处可见正宗的俄罗斯餐厅,让从俄罗斯过来的客人,在这里有家乡的感觉,可以吃到家乡的味道。
在绥芬河,尤其是通天街山城路这个区域,是满眼的俄文入耳的都是俄语,这里是中国名副其实的俄语城。在这里尤其是经商的人大多数都会说俄语,即使不会看不会书写,但也会说,而且现在更多的人会说会看会写。
听当地朋友讲这里有许多俄语速成班,可以帮着辅导学习,关键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可以学习致用,迅速实践。早在1992年,绥芬河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从此以后,这座城市汇聚四面八方的人潮,俄罗斯商品也滚滚而来,即使是最普通的市民,也可以和俄罗斯人“欠欠”(以物易物)。
地理的优势,使这座城市成了通往国门外的口岸,也让这里更加开放包容,同时也给这里的人带来财富和实现梦想的机会,当然同时也给了国外人来这里追求美好生活的机会。
在这座城市里感觉出下国这么习已为常,不再像往日里感觉的那么麻烦和遥远。我想有机会,我会从这里去到海参崴。

第2天

新国门景区绥芬河

第二天第一早我们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我最为期盼的,到边境城市总是有许多期盼,到国门看一看算是最为期盼的事,在东北我去过丹东,看过边界,那里有一步跨,意思是一个箭步可能跨出国门,但在黑龙江的绥芬河,这里的边境线上的风景不同,在这里可以看到国门。
眼前的国门是第三代国门了,当看到国门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个字的时候,你会觉得心潮澎湃。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口岸。景区中看到了伟人对百年口岸的题词,也看到了一个历史性事件的标语,这里有许多的历史和故事的缩影。
国门景区除了看到气势伟岸的国门,还有几个有特殊意义的景观。刚进景区的时候,在路的两边分别有中东铁路的景观小品和G10绥满高速的建筑小品。
国门景区还有一处非常特别的就是高空玻璃栈道,在四五十米的高空上看到的两侧一边是俄罗斯,一边是中国,脚下透过玻璃就能看到来往两国的车辆。我们来参观国门这天天气异常寒冷,这应该是绥芬河今年冬天最冷的几天了吧,我们在国门景区能看到来往的货物车辆经过,多是从俄罗斯方向过来的货车,他们的货车造型很特别,有点像过去年代那种大汽车的模样。据说,多是日韩的二手车。站在玻璃栈道上,左边可以看到对面就是俄罗斯的土地,隐约还能看到教堂。虽然就在眼前,时区还要跨两个小时。
我们来到边境更是没有错过到界碑前看一看的机会,我们通过一个地下通道,到了中俄的界碑前,此时真的是爱国主义情怀上升,我在冷风中不由的哼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可能只有在站在那个地方的人才能感受到那时那刻的心情。在界碑前标志着一些坐标的方向和一些重要城市的文字,也显示了这些重要坐标的大概地理位置。
绥芬河的国门景区,是中国国门景区中唯一集三代国门于一体的景区,景区内最高建筑绥芬河第三代国门,高52米,为中国北方第一高国门,也是中国境内唯一纵跨国境通道的景区。

辛巴赫啤酒品鉴馆

参加完国门景区,确实感觉很冷,当地的朋友就特我们到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用餐,这里有各种种样的啤酒。
所以我们在边境山城绥芬河,我们还品尝了一个特别的啤酒,就是精酿啤酒辛巴赫,这个洋气的名字,还在到处充满俄罗斯元素的绥芬河,起初我差点以为是俄罗斯啤酒,但可能恰是这样的氛围,才让我们更用心地品尝它。
辛巴赫属于精酿啤酒,在国内还属于小众,消费人群也是新中产或者喝高端、次高端白酒消费的第二瓶酒。辛巴赫被经营者笑称为“八国联军”,水是公俄罗斯上游过来的,基础麦芽是来自澳大利亚,特种麦芽采自比利时,酒花采自美国,橡木塞来自比利时,瓶子是中国生产,可以说是基于全球化的一个资源整合。
辛巴赫精酿啤酒品鉴馆。在绥芬河新华斜拉桥附近,这是一座仍保留着原有风貌的百年俄式老屋,屋前临街竖着两个木质啤酒桶。
啤酒品鉴馆装修得很有情调,结合俄式建筑,有点象咖啡馆风格的酒吧屋。看到很多细节上都用心设计了,连卫生间都很有风格。
看得出来在绥芬河,辛巴赫啤酒是当地的又一个招牌,我们来到这里,要介绍我们前去参观,我们来的应属于它的品鉴馆,它还有自己的厂房加工流水线。
精酿啤酒的肯定和我们以往喝的啤酒味道都不同,口味别具一格。有的尝起来像麦芽,甘甜清冽,有的像咖啡牛奶,温厚香醇,有的像花椒,辛辣爽口。爱喝酒的小伙伴,愉快地品尝,感觉有点和俄罗斯啤酒的味道很像。
在中国酒类结构上,啤酒占比会不断攀升,会有3-5%的啤酒总容量变在精酿啤酒,在美国这个数据是12%左右,美国是用了二十多年接近三十年的时间,在中国预测五到十年完成。
在品鉴馆里我们除了品尝了各种精酿啤酒,这个在一般很少有这种机会品尝到这么多口味的啤酒。品鉴馆还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俄餐。
在辛巴赫啤酒品鉴馆除了一些西餐还有俄餐典型的代表,俄罗斯大肉串、烤鸡等,配着辛巴赫啤酒别有风味。
辛巴赫啤酒在2015年和2016年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啤酒大赛上,分别获得了1个金奖、1个银奖、2个铜奖。通俗点比喻这相当于啤酒界奥运会上得到了冠军,是中国精酿啤酒最早在世界上拿到的大奖。也希望辛巴赫啤酒在绥芬河这座边境山城走向世界,越来越好。

嘎丽娅纪念馆

从品鉴馆出来,在绥芬河的和平广场上有一位少女的雕像,上面的字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亲笔回信中的话。接着我们走进了这个非常有意义的纪念馆。
绥芬河,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东南部,是一座风光秀丽的边境山城,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这里是承接我国振兴东北和俄罗斯开发远东两大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这里是我国与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几个重要城市之一,被称作百年口岸。然而提到这座城市,如今都要提到一位少女,她是中俄混血儿,她的名字叫嘎丽娅,也是在绥芬河和平广场上雕塑的原形人物,雕像上的字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亲笔回信的一段话“俄中友谊就是相互理解、信任。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嘎丽娅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她亲笔回信,而且绥芬河的百姓都会记得她。
嘎丽娅是一位中俄混血儿,出生于1928年2月18日,她的父亲张焕新当年闯关东、“跑崴子”过来黑龙江的山东的朴实农民,母亲菲涅是白俄后裔乌克兰人。嘎丽娅取俄名嘎丽娅·瓦西里耶夫娜·杜别耶娃。
据介绍父亲张焕新到绥芬河经商,做得不错,所以嘎丽娅生活的家境很好,而且还有哥哥,从小疼爱照顾这个妹妹,可以说嘎丽娅是从小是家人的割爱下快乐的成长的。
嘎丽娅不仅聪明还多才多艺,曾和同学丽达共同获得俄罗斯侨民音乐会金百合歌手奖,她14岁那年,在绥芬河露西亚俄乔学校毕业,次年留校代理音乐课、日语课。虽然父亲出身农民,但可能经商的经功,开明的父亲让嘎丽娅接受了正规的教育,而且当时的社会背景,生活又让嘎丽娅生活在多民族的生活环境中,与日本邻居相处,自己家也是日籍的打工伙计,她可以熟练的掌握中俄日三国语言。
娅丽娅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才华,而且中俄混血有一米七的身高,本是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但在她17岁那年,命运却让她走进了战火中,而且突然肩负着一场战争结局的重担,还牵系着众多平民百姓的生死命运,她便成了那位和平口信的传递者,但也在第三次的劝降中随着枪声再也没有回来。
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入中国东北打击日本残寇,但在天长山遭遇了日军的猛烈还击。海拔719米的天长山是亚洲最大的要塞群,从1934年日军把绥芬河作为军事禁区,修建要塞,天长山成了日军对抗苏联军队的防线,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
当时如果摧毁要塞,就会伤及要塞内的平民百姓,包括日本的妇女儿童,苏军不忍平民在战争中伤亡,要在全面进攻前找一位懂俄语和日语的人,到要塞中劝降日军,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嘎丽娅身上。
嘎丽娅随四名苏联士兵走上了日军的天长山要塞,据说,嘎丽娅一共和日军交涉了三次,第三次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后来就是苏联军队的炮火声。等到天长山要塞日军投降,战斗结束也没有找到嘎丽娅,只找到了嘎丽娅上山上母亲给她披上的红头巾。
当时苏联军方也没有对嘎丽娅劝降做出书面结论,只是将她列为战争失踪人员。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如同那句话一样”正义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随着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边贸重开等等,嘎丽娅重新一次次被人们记起,虽然在档案中只有短短几句的记载,但一个17岁少女的伟大,对和平做出的贡献不会被泯灭,并且会得到她应该有的颂扬。
2009年绥芬河市民为嘎丽娅建起一座雕像,挥舞的头巾、火焰生成的翅膀,象征着中俄两国共同并肩反法西斯的友谊。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的纪念抗战胜利”新儿女英雄传“的第一集不是讲述嘎丽娅的故事。并且人民日报也曾刊登头版文章,用一整版讲述这位17岁女孩子劝隆日军牺牲的故事。

第3天

绥芬河和平纪念馆

第三天一早我们去了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地方,绥芬河这个边境小城,在历史上曾是侵华日军犯下累累罪行的地方,这段历史后人永远不能忘,铭刻历史警钟长鸣,在边境小城绥芬河有一位农民曹立明更是没有忘却,并且这位农民倾尽所有,凭一已之力建成了一家当地最大的民间和平纪念馆。
绥芬河受地理位置影响本来是不多见的具有海洋气候的内陆城市,夏天不热,冬天无严寒,但我们在绥芬河的这天,恰巧遇到几乎是绥芬河这个冬天最冷的几天,本来今年绥芬河少雪,在我们来的前一天,绥芬河还下了一场雪,第二天,天气尤其冷。
我们到达和平纪念馆参观时,馆长曹立明正和另一波客人到山上的遗址参观,后来匆匆赶来接待我们,见到我们时还冻得身上有些抖。回到纪念馆内就饱含感情地和我们讲述了这个纪念馆。
纪念馆的主人,这里就称他曹馆长,向我们先说明立场,始终如一的坚持公益,不收门票不接受捐赠,坚持纯公益。纪念馆一进门口就看到了用子弹头摆成的“和平万岁”,用子弹来诠释和倡导和平,让人感慨万千。
纪念馆是曹馆长30年来倾尽所有,一共收集了大概2000件的战争遗物,这30年大概花费积蓄大概30多万元建成这样一个当地最大的民间纪念馆,而且一直坚持着不收门票,不盈利,坚持公益。这期间经历过太多曲折,发生了太多故事,但一直坚持做着。
和平纪念馆目前陈列着各种当年抗日战争的遗物,小到侵华日军遗留的鞋垫、锁具、糖果盒,大到枪械、炮弹,各类物品散放在不同展区。我们参观时甚至看不到一点纪念馆的样子,显得很散乱,但却莫名地透着一种巨大的感动。纪念馆在当天的寒风中,甚至我们能听到窗子破了风吹着塑料的声音,而这位依旧是农民模样的曹馆长,仍然执著的坚守这份伟大的爱国情怀。
在纪念馆里看到许多当年战争留下的锈迹斑斑的子弹、弹夹,还看到了子弹穿成窟窿的头盔。有些不能展示的信息,还配了简要的文字图片展示,战争所带来的残酷不忍回忆,在纪念馆的那天大家的心情无比沉重,也更加敬佩这位农民馆长的伟大。
当我们参观完要离开纪念馆时,我们看到了在曹馆长家前面一棵大树上挂着一个用侵华日军航弹改成的警钟,曹馆长都 会在重要日子或有重要客人来时,在这里敲响这口特别的钟,提醒着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这里在天长山脚下,不远处还有天长山要塞的遗址,那些历史片段和遗留罪证,穿过时光若隐若现。这里的天长山要塞旧址,是侵华日军当年在中苏朝5000余公里边境线上修筑的要塞群中的一个阵地,后来被苏军的炮火摧毁。但这段历史永远无法抹去,我们无限感动,这里有一位平凡又伟大的农民,将这份责任无私地担当起来,警示后人,向和平纪念馆的主人曹立明致敬!

露西斯列巴坊

因为是边境小城,所以不得不想到俄罗斯面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罗斯的大列巴。所以中午我们就去品尝了正常的俄罗斯面包。
绥芬河是黑龙江与俄罗斯接壤的一个边境城市,我来这里旅游的一天中午,当地的朋友就把我们带到了露西斯列巴坊,走进列巴坊,里面是俄罗斯典型民宅的布置和装饰,这也是列巴坊的主人有意还原俄列斯住宅布置,传递俄罗斯文化的一个用心,俄罗斯的住宅结构也方便安置做俄罗斯面包用的烤炉。房间里还挂着一张俄罗斯老人的画像就是俄罗斯面包师露西斯,也是列巴坊女主人的师父。
生活中总会有许多伟大的平凡,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追名逐利,但却感动了知晓它的每一个人。怪不得到了绥芬河,说到俄罗斯正宗列巴,朋友就毫不犹豫地带到这里。这座在高楼林立间的俄罗斯住宅小屋,外面的牌匾上有露西斯形象的招牌。门口整齐地摆放着烤面包所用的木材,看着木柴我就在想一个纯手工制作的面包,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走进列巴坊,我们可以看到房间的正中央就是俄式烤炉,这是用木柴进行烤制面包的烤炉,时不时看到工作人员,送进取出各种面包。其实在列巴坊门外的时候,我们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面包香味。
俄罗斯老式面包,是以面粉、啤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经过三次发酵,10小时纯手工制作,用特有的柞木、桦木木块,反复烘烤三遍以上才可以完成。
说是平凡中的伟大,是因为列巴坊的女主人,也是面包师刘丽华,可以说是绥芬河的传奇人物,刘丽华曾是年赚百万元的餐饮老板,但就是因为一次俄罗斯旅游,看到了师傅露西斯制作传统面包的过程,这种手工的、工艺复杂的老式俄罗斯面包,在俄罗斯都很少有人愿意学习了,因为味道独特没有添加剂,有利于健康,又是门古老的工艺就触动了刘丽华。回国后她关停自己所有的门店开始让即将失传的俄罗斯传统面包的制作工艺在绥芬河传承起来,让俄罗斯老式面包的味道,在中国的土地上飘荡着香气。
后来有许多在绥芬河工作生活的俄罗斯人特地来这里吃一吃家乡的味道。甚至有俄罗斯人要向刘丽华学习古老的俄罗斯面包制作工艺。
在列巴坊我们看到一款最特别的面包那就是“国礼”面包,也就是我们国家领导人去访问俄罗斯,当时俄罗斯接待所准备的面包。在俄罗斯将面包作为欢迎尊贵客人的最高礼节,俄语中的面包既是指食品又是指好客的意思,国内的面包大多数是市面上成品酵母发酵而成,俄罗斯面包是原始自然成长的鲜啤酒花制作的。俄罗斯面包。列巴坊有着浓浓的面包香味,面包吃起来也不像是平时吃的面包那种香甜,是自然发酵的面香味。开始会因面包的酸味而不适,但吃着吃着,对这种健康的面包你就会爱上它。是你适应之后是另一种美味,它是健康无添加正宗的俄罗斯面包味道。

绥芬河中东铁路

下午的时候,我们本打算只是看看这段铁路,但没想到一走就沿路轨走了一下午。
这段铁路是中俄铁路的最东段的部分,如今它仍然使用,用作中俄货物的往来运输,它承载着货物,却把一段历史承载到我们面前。那天下午,我们看四根铁轨的不同与传奇,听远处是否开来俄罗斯载货的火车…
首先,这段铁路的铁轨很特别,路基上有四根铁轨组成,这是中国唯一一段骑马式铁轨,为什么说是骑马式,是因为俄国火车能行中间会骑着一概中国火车的铁轨,中国火车行程时,会骑着一根俄罗斯火车使用的铁轨。
也就是说这四根铁轨是两种不同宽度,分别是俄罗斯火车路轨的标准,轨宽为1520毫米,和中国火车路轨的标准也就是国际通用的标准为1435毫米。
据查证,在中俄两国之间有25公里线路被修成了“骑马线”,供中俄两国的火车使用。
这段铁路不仅有中国唯一的骑马式,这里还有几个隧道,3号隧道是距边境最近的隧道,隧道上标有始建1899年10月和竣工于1902年的时间标记。这处隧道再往东距离国境线只有500米的距离。在铁轨上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山,我们站在山头也可以看到俄罗斯的境内。
这个隧道,是东部线的第一个隧道,而且它也是我国惟一由陆军驻守的隧道,其余隧道都是由武警驻守的。1936年,这个隧道曾被侵华日军封死,断绝了中苏的铁路运输,直到1945年8月才打开。
在我们行走时,时刻注意着会不会有车驶来,倍加小心,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在经过了一个隧道,我们看到前方有作业人员,我们抓紧问一下会不会有火车经过,一方面是想拍到火一,另一方面是让大家注意安全。
作业的工作人员,是在为铁轨更换有问题的铁轨,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有段铁轨要及时更换。工作人员告诉我,你们现在不用太担心,下午3点之前是不会有火车经过。
果然作业的工作人员施工完毕,刚刚沿着路轨旁的冰雪路面把车开走,我们就在3号隧道前听到了火车的声音,大家马上撤离到安全的位置,兴奋的举起相机抓拍这不多的瞬间。火车是俄方向国内运送木材的,只是货车的车厢的长度要远远长于我们的想象,好久好久整个火车才通过。
绥芬河今年的雪有些小,要是往年在这里两边都是白雪覆盖了,前一段时间,还经历了一场雨伴雪的天气,所以树林深处的小路还结有冰,但这个下午也是我们一行人在绥份河走得最多的一天,与大自然走得最近的一天,铁轨上驶来的俄方运货火车,也是我们面前感受到的最鲜活的历史吧,午后的阳光略冷,但我们感受更多的是旅途的愉悦。

第4天

返程

绥芬河有高铁开通,东北三省哈尔滨、长春、沈阳均有站,通到大连,交通还是很便利。

本游记著作权归@旅行啦文龙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